配资炒股大全|股票知识配资论坛|炒股配资行情|股票配资导航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高却暗藏风险?期限错配引关注

本报记者马黎

短期理财产品为了实现高 收 益 ,大多数银行通过资金池管理来对其发行的众多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管理,于是“庞氏骗局”嫌疑便成了短期理财产品挥之不去的阴影。

短期理财产品拥有不亚于长期理财产品的收益率?这在理财市场已成为常态。

业内人士认为,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标的期限错配问题必然会暴露流动性风险,而“资产池”管理模式下投资风险的骤升同样会对银行带来经营风险,风险积聚到何时才会对银行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可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短期产品预期收益上涨趋势明显

近几年来,短期理财产品出尽“风头”。这类产品的发行量也遥遥领先于其他期限产品,产品期限从1天至93天均有涉及。普益财富的统计数据显示,上周,各大银行发行的1个月(含)以下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18款,1个月至3个月(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202款;而6个月至1年(含)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为65款,1年以上期理财产品发行数仅为4款。

同时,短期理财产品的投资标的也基本涵盖了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所有能够涉及的投资领域,其收益率也直逼中长期理财产品。以中国银行在售的一款63天期理财产品为例,预期年化收益率高达4.1%,而该行同期发行的一款365天期产品,预期年化收益为4.5%。

短期理财产品收益率风险_期限错配银行理财风险_中短期金融理财风险

业内人士曾指出,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标的投资期限与产品本身的投资期限不一致,例如许多短期理财产品投资于信托项目或者国债等具有长期属性的金融产品。因此,这些理财产品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庞氏骗局”。

短期理财产品到底是一种期限创新,还是经营风险巨大的违规操作?普益财富认为,这值得慎重分析短期理财产品收益高却暗藏风险?期限错配引关注,市场的高接受度并不能说明“存在即合理”这一规则。其研究报告指出,“从最近2年银行理财产品的发行情况来看,2011年所发行的短期理财产品中有近30%的产品预期收益率超过5%;而2012年这一数字则降至10%。参考2011年和2012年的利率,2011年所发行1个月以下期理财产品平均收益为4.51%,当年3个月期利率为5.22%;2012年1个月以下期产品平均收益为4.25%,这一数字已经接近于当年3个月期利率4.29%,短期理财产品预期收益率上涨的趋势已相当明显。”

期限错配是银行经营一大特色

为了实现短期理财产品的高收益化,许多商业银行主要是通过资金池管理来对其发行的众多理财产品进行投资管理,于是“庞氏骗局”嫌疑便成了短期理财产品挥之不去的阴影。

不过,也有研究机构认为,“期限错配”是银行经营的一大特色,并构成了存贷款业务的利润来源。据测算,商业银行的所有存款中活期存款一般占比超过30%,同时超过1年的定期存款占比正在逐年下降。另一方面,商业银行的贷款中以中长期贷款为主打,其占比超过50%。因此,在存款利率上限管理和贷款利率下限管理的背景下中短期金融理财风险,活期存款和中长期贷款之间的稳定利差成为银行净息差贡献的主力,商业银顺理成章地将这一经验推广到理财业务上。

某机构根据部分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募集资金的投资标的,将包括AA+短期融资券利率、中期票据收益、3个月期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票据直贴利率、1年期贷款利率等构造一个收益模型,该模型计算出的综合收益率与全市场1个月期理财产品收益走势基本相符。并由此认为银行理财产品的资金池操作和期限错配并非严重的问题。

普益财富的研究员分析指出,短期理财产品投资标的期限错配问题必然会暴露流动性风险,“"资产池"管理模式下投资风险的骤升同样会对商业银行带来经营风险,风险积聚到何时才会对商业银行带来实质性的伤害,可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

行情指数
  • 上证走势
  • 深证走势
  • 创业走势

上证指数

3350.13

1.69(0.05%)

深证成指

10513.12

9.46(0.09%)

创业板指

2104.63

2.75(0.13%)

«    2025年7月    »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31
搜索
最近发表
标签列表
网站分类
文章归档
网站收藏
友情链接

Powered by 股票配资导航 RSS地图 TXT地图 HTML地图

Copyright © 2013- 配资炒股大全公司版权所有